第五十五章 才高八斗,道衍得其一(1/2)
自煮酒论英雄后,鲜少有与大佬们谈天论地。
可能是因为两军交战,形势严峻。
朱尚炳看着手中兵书长叹口气,忽然冒出陈庆之的声音,他对这上面的内容颇为不满,随后开口。
“兵行诡道,这兵法一道,在于诡,书上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小朱呀,你是时候出去走走了。”
这些日子下来,大佬们眼睁睁看着朱尚炳不是准备离开就是看书,完全没有在麟德殿的活泼。
这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遂说出这话,一来此言有理,二来朱尚炳可以放松些许。
谁知听完后者长叹口气,明白他们的焦急后开口。
“此战过后我必定不能收敛锋芒,淮西勋贵虎视眈眈,文臣态度暧昧不明,当前局势对我而言是大不利,若不在将中拔得头筹,只怕很难有一席之地。”
他所言并非无理,便宜老爹秦王朱樉便是前车之鉴。
能打,但不算最优。
文官不喜武夫自然白眼相待,而武官大多以淮西勋贵为主。
能在封地待着自然是好,但……
上面那位不打算放人,可能是想要让他助朱允炆。
思及此处朱尚炳再度皱眉,削藩战神朱允炆。
史书上是秦王死的早,有他在这事便不会发生。
可朱允炆削藩难保不会卸磨杀驴,扣上几口黑锅。
他可不想像那倒霉蛋十二叔朱柏,落得自焚身亡的下场。
“为何不去封地,养精蓄锐,朱棣能反你为何不能?”
李二没好气地开口,显然见不得朱尚炳这副模样。
话语依旧是熟悉的味道,标准的劝他造反。
后者听闻忍不住展颜一笑,的确能反,但……
“天下易主必起战乱,属百姓最为无辜。”
“朱棣不足为惧。”
在他眼中朱棣已经被几位大佬的光环给弱化了,更何况上次与传说中的永乐大帝碰面,并非如所想那般棘手。
反倒……
姚广孝太过精明,当和尚的确屈才了。
在那次的会面,若说有人能让他忌惮,非道衍莫属。
虽然并未有过交集,但那双眼仿佛能将他看穿。
“莫非你担心的是那黑衣僧人?”
张良的话牵回朱尚炳思绪,后者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
“传闻姚广孝智多近妖,而据我所知燕王造反,他令朱棣以一地之力敌全国之军,而后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赶跑来犯的大军,在靖难第三年向燕王提出直取应天,换句话说若非他,绝无永乐大帝。”
“那只是其一,二是他并未贪慕权位,主动要求当个和尚,以消永乐戒心,这才得以顺遂半生。”
张良与李二听闻并未作答,陈庆之冒出来。
他笑着感慨。
“无论后世如何评说,才高八斗,道衍足矣得其一,那句智多近妖不为过,时势造英雄呀。”
对此朱尚炳深感同意,但他忧心的并非这个。
而是……
为什么姚广孝走时眼睛在他脸上停留许久,传闻他会相面之术,有机会他也要去看看这里面有何玄机。
……
近日流言四起,有人传言蒙古人不堪一击,连毛头小子都能打败。
本就是残部,被灭也算不上什么。
这些话很快便传入应天。
东宫内。
朱允炆听着底下人说这件事,摇了摇头长叹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