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古文解析:灵枢·经脉第十(1/2)
一、《灵枢·经脉第十》
白话文:
雷公向黄帝请教经脉的相关问题。黄帝说:“所有的经脉中,人迎脉的脉象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一倍,病在足少阳经;大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经。人迎脉的脉象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两倍,病在足太阳经;大两倍而躁,病在手太阳经。人迎脉的脉象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病在足阳明经;大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经。盛人脉象超过四倍的,叫做格阳。寸口脉的脉象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一倍,病在足厥阴经;大一倍而躁,病在手厥阴经。寸口脉的脉象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病在足少阴经;大两倍而躁,病在手少阴经。寸口脉的脉象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三倍,病在足太阴经;大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经。寸口脉的脉象比人迎脉的脉象大四倍,叫做关阴。如果人迎脉与寸口脉俱盛四倍以上,叫做关格。关格之脉,会使阴阳之气相互隔绝,而不能相互贯通,从而导致死亡。”
经脉的循行是有一定规律的。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联络大肠,回绕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横行出来,向下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其支脉,从手腕后分出,沿着食指桡侧缘,出其末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桡侧端,沿着食指桡侧上行,经过第 1、2 掌骨之间,进入两筋之中,沿着前臂外侧前缘,上行至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至肩端,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合,然后向前下入缺盆,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属于大肠。其支脉,从缺盆上行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中,回出环绕口唇,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
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翼两侧,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穴处,再向后沿着下颌的下缘,至大迎穴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颧弓上缘,交会于头顶。其支脉,从大迎穴前方下行,沿着喉咙,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其直行的脉,从缺盆向下,沿着乳房内侧下行,经过脐的两侧,进入少腹两侧气街。其另一支脉,起于胃下口,沿着腹部内侧下行,至气街中与直行之脉会合,再由此斜向下行到大腿前侧,至膝膑,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进入中趾内侧端。其又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分出,下行至中趾外侧端。其又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入大趾内侧端。
足太阴脾经,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沿着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内踝的前缘,沿着小腿内侧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经之前,上行沿着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腑,向上穿过膈肌,沿着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其支脉,从胃下口分出,向上通过横膈,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手少阴心经,起始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其支脉,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两旁,连系目系。其直行的脉,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窝下,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内侧,沿着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着小指内侧至末端。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外侧端,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道,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其支脉,从缺盆部分出,沿着颈部,上行至面颊,到达目外眦,转入耳中。其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行至目眶下,至鼻旁,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上行至额部,交会于巅顶。其支脉,从巅顶分出,至耳上角。其直行的脉,从巅顶入内络于脑,还出别下项,沿着肩胛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进入脊旁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其一支脉,从腰部分出,沿着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其又一支脉,从项部分出,下行至肩胛内缘,沿着肩胛冈下缘,下行至肩胛下角,再沿着脊柱两旁下行,至臀部,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再下行穿过小腿后侧,至外踝后方,沿着足跟部,至足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
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之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之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行人腹,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其直行的脉,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其支脉,从肺分出,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其支脉,从胸中分出,沿着胸壁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臂内侧中间,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达其末端。其又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着无名指到达其末端。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于尺骨和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部,交出足少阳经之后,进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其支脉,从膻中分出,向上出缺盆,上项部,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其又一支脉,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一支脉在面颊部相会合,然后上行至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目外眦,上行至额角,再向下绕至耳后,沿颈部行于手少阳经之前,至肩上,又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合。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其又一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处,与手少阳经会合,然后上行至目眶下,至面颊部,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向上行于小腿内侧,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经之后,上行至膝内侧,沿着大腿内侧中间,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会于巅顶。其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绕唇内。其又一支脉,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中,与手太阴经相接。
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了解经脉的循行和相关病症,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同时,经脉理论也是中医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依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