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震撼人心的发现(1/2)
“西王母?你开什么玩笑?”袁纯清眼神当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但是接下来郑松龄说的话,着实让我震惊。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此山脉正是千山之祖,万水之源。而西王母正是中华民族西部最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乃是超越一切存在,乃是为上古纪世神话中的神灵!”
郑松龄继续说道:“?就现实地理学与古籍印证而言,河出昆仑,而且近现代早已经考证黄河的确发源于昆仑东段的巴颜喀拉山;至于西王母,根据考古专家和民俗的猜测,她正是昆仑山区古羌族部落的女王!但是西王母的古羌族却从来没有留下过印记,后代经过考证,真正的古羌族人就是藏民的前身!”
周教授确是盯着金鹏绕柱图看个不停,许久之后,窃喜的说道:“青铜鼎的图案,哈哈!金鹏绕柱图上的青铜鼎的图案乃是和远古遗迹当中的青铜鼎的图案差不多。
两者皆通体呈匀密纤细的云雷纹,而且云雷纹和密集的羽状纹相交织,构成繁丽诡秘的云层图。
这两个青铜鼎的图案碰撞绝对不是巧合,而是说明这个青铜鼎就是根据远古遗迹当中的青铜鼎所绘画的,而且青铜鼎一般没有盖子,而远古遗迹当中青铜鼎和金鹏绕柱图之上的青铜鼎都有盖子,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周教授再次激动的喊道:“通了!通了!”
“通什么了,你便秘吗?”
“哈哈!老袁,我们在远古遗迹当中遇到的那个原始氏族,正是具有高度的文明氏族,而且迁徙出去了一脉!这一脉不正是古羌族吗?而古羌族后来分为很多氏族,而其中雪域高原不就是其中一个吗?”
周教授这句话刚说完,我就有点不淡定了,若是这一条脉络理清楚了,也许很多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老袁,你还记得那四十四个字吗?神之部落,天罚圣难,抵抗天灾,迁徙永离,寻到神迹,方可存活,留下一脉,守护遗迹!众生皆存,神之部落,不死不生。”
周教授推测远古遗迹当中留下的一脉是龙逸飞一脉,而剩下的人全部迁徙,迁徙到何地?
经过排除之后,就只有昆仑山的古羌族符合条件,而且现在在国内也没有发现其他远古遗迹,即使发现的几个都是时间太短,算下来就只有古羌族的历史最长,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古羌族后期乃是经过分化的氏族。
周教授说完,我觉得没有什么毛病,虽然我历史学的不是很好。
“而且近现代的一些学者推测出来乃是古羌人孕育了华夏先民。但是远古的事情要证明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考古证据,但是能够将古羌族和华夏先民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根据已经研究出来的资料推断,无非是两种结果。
一种就是近现代学者提出的古羌族孕育华夏氏族;另一种就会华夏氏族分支出去了古羌族。
而我们正好有着那四十四个字的根据,所以凭借我对于史前文明的多年研究,古羌族就是从秦岭的那只自称为神之部落分支出去的。而象雄人民正是属于远古的古羌族人后代,这样看来没有任何的漏洞,每一个环节都是有迹可寻,有据可照!而且青铜血鼎就是解开这一段尘封历史的答案!”
郑松龄沉思之后说道:“青铜血鼎?祭祀的血鼎吗?老周我曾无意当中看过一本书,书中就曾经讲述关于早期原始苯教十分重视祭祀,大的场合乃是用上千数动物做祭祀,号称“血祭”,有时候还会用人来献祭。”
周教授听完郑松龄所说的,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惊喜之情,说话的时候嘴角都乐开了缝:“我们在远古遗迹当中见到的青铜鼎之内的血水,不正是血祭吗?也许现在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青铜鼎之内的血水和老郑说的苯教血祭如出一辙,正是来源于秦岭的远古氏族!”
周教授依旧举例子论证,这就不难看出周教授对自己的推测还是很有把握的,继续说道:“《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jiá),灵恝生互(氐)人。”这句话经过现代学者考证,所含的内容大义乃是氐人与羌人一样,是华夏氏族的后裔!”
而且周教授还告诉我们,之前在甲骨文上的羌字曾掀起了现代学者研究古羌的热潮,人文学界对羌族史展开的大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古羌是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前身,而现代羌族只是古羌众多族群中的一支。
我也支持周教授的观点,毕竟周教授是唯一一个进入过远古遗迹的考古教授。
按照周教授严谨的性格,一般没有把握的事情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