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和亲(1/2)
让我们把时间回到皇佑三年八月初一。
辽兴宗耶律宗真派太子耶律洪基,携带珠宝玉器以及黄金万两,前往宋朝求娶福康公主赵徽柔。
一时间,天下震惊。最主要的是辽国使者一到汴京,就大肆宣扬此次所带的厚礼,并且向赵祯递交国书,书中言:若大宋同意此次和亲,辽国不但厚礼奉上,而且免除宋国三年纳赐。
宋朝自檀渊之盟与辽以兄弟盟约后,宋为兄,辽为弟,所以宋朝每年都岁赐辽国银10万两、绢20万匹。
但庆历二年,继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后,宋朝与西夏的第三次战争,定川寨之战又遭惨败。所以辽兴宗乘机在宋边境驻扎军队,并向宋朝索要关南土地。
宋朝当然不答应,所以派了富弼和辽国谈判。
辽使期间提到“宋辽联姻”,希望通过联姻延续两国友好状态。联姻,不费一兵一卒,朝中大臣自然同意。
一开始只定宗室女与辽和亲,但辽使觉得不妥,认为辽国皇子理应配宋仁宗亲女,况且公主年幼聪明,虽只有4岁,但辽国皇子也年少,愿意等公主十余年。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外族和亲,除非是国破家亡的时候才会让皇帝的亲生女儿下嫁,否则都是选宗室之女或者宫女封为公主前往和亲,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等。
彼时,赵徽柔是仁宗唯一的女儿,仁宗自然不舍,好在富弼为人正直,知道和亲不但于大局无益,还会滋长辽国轻视宋朝之心。
他便对辽国使臣刘六符说道:“本朝长公主出嫁,所送聘礼不超过十万缗,哪里有像岁币那样无穷的利益呢?”
所以最终和亲之事不了了之。
但宋朝为此每年给辽国的钱财变成了银20万两,绢30万匹,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以前叫岁赐,现在改成了纳,即岁币是宋国纳给辽国的,仁宗为了早点结束西夏糜烂的战局,便同意了。
以文彦博为首的官员认为,此次辽国诚意实足,不但太子亲自前来求亲,而且还准备了厚礼,并免除三年岁赐。且陛下又相继有了两女,并且有了嫡女,所以一直认为嫁一个给辽国也无妨,更何况嫁的还是辽国太子。
福康公主不仅貌美,而且极其聪慧,若嫁到辽国后,势必得宠,待太子耶律洪基登基后,到时候定能在耶律洪基耳旁吹枕边风,对大宋自是百利而无一害。
以韩琦为首的官员则认为,大宋立国近百年来,什么样的危机没遇到过,但未曾有过和亲之事,即便是重熙增币,大宋也是宁愿选择多给钱,也不愿公主和亲。和亲辱国,万不可开此风。
中国历代王朝中,没有接受和亲的朝代只有三个。即东汉,宋朝,明朝。
据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单于遣使东汉要求和亲,未获准许。
建武二十四年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则继续盘踞漠北,与东汉对抗,同时又不断遣使请求和亲。
到了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北匈奴仍继续多次请求和亲,但最终东汉宁愿与其开战,也没同意和亲。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为了迎回英宗,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上书称:“盖殿下于圣上,亲则兄弟,谊则君臣,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宜与君臣如越王之卧薪尝胆以报吴仇……若能即返圣驾,则结好和亲,世世利赖。”周叙认为,明朝与瓦剌虽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为了迎回英宗,可以采取和亲的权宜之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